2022-04-21.2

以下為摘記和重組。


末日後,生還者最大的問題在於,人類知識是集體的,分散在全人類腦中,沒有哪個人擁有充分知識,能夠獨自維繫文明社會的運作。


一九六一年時,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說過,任何充分先進的技術,全都無異於魔法。到了末日餘波時期,這般令人嘖嘖稱奇的技術,不是出自遙遠星空的外來生命,而是我們自己過往的發明。


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在一七五一年發表他的《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第一卷,他明確闡述這套著作所扮演的角色,是做為人類知識的安全寶庫,以防浩劫不幸成真,導致我們的文明社會步上埃及、希臘和羅馬古文明的後塵,消失得無影無蹤,期盼可以為後人保存這份知識寶藏,不致像既往文明只留下斷簡殘篇。


百科全書便成為一種時光膠囊,封裝了過往所累積的知識。


但近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呈指數增長,如今要編纂出完備的人類知識集成,萬分艱鉅,困難度提高了好幾個量級。網際網路社會學暨經濟學專家克雷.薛基(Clay Shirky)便曾估計,目前維基百科的知識成果,約相當於投入一億小時,由人們致力撰寫、編輯而成。


答案或許不是任何形式的百科全書,而是「最核心的認識,和科學的方法指南」。

協助「大墜落」生還者的最佳方式,並不是編纂出一部無所不包的知識全記錄,而是因應他們的可能處境來撰寫,提供一部基本原理指南,同時也提供必要的技術藍本,好讓他們能夠自行重新發現──這就是科學方法,這才是能使知識產生效用的有力機具。


引述艾略特的詩句:「在我們的廢墟中,我們最該拾綴起哪些碎片?」


保存文明的關鍵在於提供一顆濃縮的種子,科學自然而然就能破殼而出,長出整棵知識之樹。重點不在於試行記載那棵巨大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