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3

模型的價值不在於真實,而在於實用


模型的價值不在於真實,而在於實用。(ex. 早期原子的行星式模型。)


數學本身也是一個可拓展性的模型體系,用來運算(模擬)宇宙間萬物的構成。由正整數、零的概念、負數、自然數、分數、實數、虛數、複數 ...等,逐步拓展。


不過,數學這模型向來有較高的位置,自 Pythagoras 開始,「數」所代表的往往是宇宙的基本要素或是真理。


可是,量子力學證明了,宇宙的真相居然還是「整數」,無限或無窮的概念純粹只是人類有趣的相像而已,因此,離開整數領域的數學,很可能只是「有用」的模型。


浦朗克常數h 6.626176x10 23 mod-1

浦朗克長度lP 1.616x10-35 m

浦朗克時間tp 5.319x10-44 s

浦朗克質量mp 2.1777x10-8 kg


於幻覺中體驗真相


西方在中世紀的神學時代,所謂科學只能是對客觀事物的研究;精神活動因牽涉主觀經驗以及神啟的領域,不能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直到笛卡兒(Ren Descartes, 1596-1650)認為人體就是一部機器,人的 "靈" 只是在機器內運作;因此科學家可以藉著研究機器的方法,應用在研究精神活動上,於是研究人類行為與思維的科學研究漸確立。雖然這些研究直至 1879 年才被德國的馮特(Wilhelm Wundt, 1832 - 1920)正式命名為心理學,但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實源於笛氏。


只是,笛卡兒的說法,還只是一種猜測,若:沒有相對論來打破絕對時間、空間」的概念;沒有量子力學來確認萬物的最基本運作模式;沒有腦神經科學來建構知識論;沒有電腦來模擬心智及演化 ...。那麼,這樣的心理學只能是概念或邏輯的推衍,無法踏入真正的探索。


不過,文明的發展並非一直是絕對時間與空間的,在許多民族的創世神話中(ex. 中國的盤古的開天闢地、莊子中的渾沌說)空間是逐步展開的(甚而可以是無中生有),更別提佛教中的時間和空間,不是用「絕對/相對」這樣的方式在思考。牛頓在提出絕對時空(absolute spacetime)的概念時也是受到當時學界的質疑,顯見絕對時空並非是主流,和基督教的神學也有不相容之處。


時間和空間,基本上是肇之於「關係」(relation),人類的感官有時處於 "幻覺似的體驗時",反而能接近這真相。


心智的運算理論(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


Steven Pinker 試圖整合下面兩者來談「心智」的真相:

1. 心智的運算理論(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

2. 生物繁衍的天擇現象(Natural Selection of Replicators)


思想實驗可以由 Asimov的《I, Robot》的人工智慧開始入手 ...。


把思想史、混沌理論、複雜科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分子生物學、資訊科學、大腦科學、數學 ...等,合一爐而冶之。大抵可得到最前沿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