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6

distributed, redundancy and routing table


電話網路是集中式的系統,因而十分脆弱,只要攻擊幾個關鍵的控制中心,就能讓整個系統瓦解。

要強化網路的強韌性,可採用「分散式」(distributed)網路。

整個網路上每個節點的平均連線數,稱為網路的「冗餘」(redundancy)。只要使用相當低的冗餘數,就能建立存活力極強的網路,例如冗餘數 3,就能承受十分嚴厲的攻擊,而幾乎不損失什麼通訊能力。

如果某訊息由網路的 A 點傳遞到 B 點,採「固線式」(hardwired)的路徑來傳送,則可能因為幾個關鍵節點失效而變成此路不通。

若不採用預先安排的路徑來傳送訊息,而是由網路上的每一個節點,不斷做出決定,去選擇出最有效的訊息傳送路徑,也就是每一個節點都有自己的「路由表」(routing table),可反映最新的訊息經由不同路徑的傳遞效率。如果其中一些節點中斷了,這個網路上的其它節點會重新安排新的訊息傳送路徑。這樣的網路具有適應能力--它具有自我學習的智能。


吠陀神話隨手筆記


西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同時帶來了源於上古的原始祟拜和巫術。以《吠陀經》為共同教義經典的許多吠陀教派,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形成了「婆羅門教」。在十九世紀時,來自歐洲的殖民者將這印度的傳統宗教稱之為「印度教」(Hinduism)。


印度教的三個主神:大梵天、濕婆、毗濕奴。


大梵天(Brahma):創造之神(也行破壞之事),他創造了世界萬物,坐騎為孔雀;由於他已完成創世的任務,印度教徒對梵天的祟敬程度相對不高;其妻「辯才天」,日本稱「弁天」。


濕婆(Shiva):破壞之神(也行創造之事);《奧義書》、《梵書》中有濕婆的記載;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在宇宙周期性的毀滅之際,他會用這隻眼睛殺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器是他創造力的象徵,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


毗濕奴(Vishnu):保護之神,坐騎為大鵬金翅島;妻子為「吉祥天」;傳說毗濕奴有10個化身,其中9個已經降世,最後一個化身將會在世界末日時降臨;毗濕奴通常畫為藍色皮膚,四個手臂,坐在蓮化上。


因陀羅(Indra)佛教古籍翻譯為「帝釋天」,意思為「最勝、最優秀、最優越、征服」,本是雅利安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對他的信仰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曾一度是諸神的領袖、雷電神和戰神,空界的主宰。


夜叉(Yaksa)是梵文的音譯,「夜叉」的本義是能吃鬼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