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2

十八世紀後半,東西方都有大部頭的百科式套書編纂,但起心動念卻是大相逕庭。


「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在一七五一年發表他的《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第一卷,他明確闡述這套著作所扮演的角色,是做為人類知識的安全寶庫,以防浩劫不幸成真,導致我們的文明社會步上埃及、希臘和羅馬古文明的後塵,消失得無影無蹤,期盼可以為後人保存這份知識寶藏,不致像既往文明只留下斷簡殘篇。


這樣說來,百科全書便成為一種時光膠囊,封裝了過往所累積的知識。」


在稍晚的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設立了「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收錄了當時在全國各地徵收的流通圖書、清內廷收藏的圖書以及《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珍本善本,徵收準則以闡明性學治法、考核典章、九流百家之言為優先。


就動機來看,《四庫全書》是政治考量,試圖在思想、文化上進行統一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