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9

書寫,在編碼與解碼之間

羅智成的詩集《泥炭記》,象徵一個自己過往孺慕的年代

適合當一個不斷反覆回歸的原點,作為一次一次新鮮的出發


《The Code Book,碼書》中談及code與cipher的不同,code是以另一意象或文字來代替(勉強謂之代碼),而cipher是以字母(基本符碼)的替代或位移來為之。

在西方的密碼編碼與解碼戰爭歷史中,cipher的發展特別有趣。唯有字母文字方能這麼發展,中國的方塊字只能玩玩別的模式,或是利用易經與八卦來另闢蹊徑。

明文(plain text)+ 鑰匙(key)+ 演算法(algorithm)=> 密碼文(cipher text)

演算法由最簡單的凱撒挪移法(Caesar shift cipher)到Vigenere cipher,基本上,在數位的環境下,都可以很簡易地加以模擬演算(編碼及解碼),不用像以前那般曠日費時地慢慢推衍。

若能得空,用Javascript或C#來實作簡單的sample,用string[26,26]即可容下Vigenere Square中的字母表。


某些類型的新詩,悠揚頓挫的詩句卻甚難解之

往往詩名會被嵌入解詩的key值

詩,偶而會形成cipher text(或被encode),即使有了key

還要有對生命的體驗作為演算法的根基


西方的cipher發展,多半是為了政治、軍事或商業上的需求

而詩呢,何以要以意象編碼呢?


或許真誠面對自己的溝通方式之一

是需要在寫下時編碼,在閱讀時解碼

在編碼與解碼之間,磨練心志演算法的精湛程度


通不通我不知道

但,不痛不癢的潮流我是慣不了的


Vigenere 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