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2

殘句三則


想到稀有的幾位清明而溫暖的長者。(摘自走在路上的念頭)


一位忙於憂鬱,而無暇抱怨的人。(摘自電話交談時的靈感)


厲害的人,都是溫柔的人。(摘自《浪人劍客》No.25)


演化模式的機器人


如果借用(但略為修改)《On Intelligence》中的說法,大腦的運作可視為下面這樣的循環:

預測 -> (行動) -> 回饋 -> 經驗(記憶) -> 預測 …


一個有形、實境式的智慧機器人,在執行「走一步」的過程時,以過去電腦工業習慣的作法,會是:

透過視覺裝置先在電腦中建立一個對眼前世界的心智模型,然後再計算出行動的指令,進行動作。

這樣要耗去龐大的運算資源,而且要建構出能對應真實世界的「程式碼及資料庫」也是件不可能的事。


換個「生物演化」的運算方式:

先採取基本的動作 -> 得到回饋 -> 根據行動目標修訂動作 -> 再得到回饋 -> 記憶這次的「修訂動作及回饋」,並給予「評價」 -> 繼續行動 …

透過「分散、分層」的控制系統,以及適當的「回饋/評價」(學習),就可以在未來開始有較「高階」的判斷與行動,別於一開始的「低階」狀態。


不只是行動,智慧機器人的情感與目標,這類似乎不會存在「機器人」身上的事物,也可以透過這樣的「生存」過程培育出來。


智慧機器人與隱喻


較高階概念形成時本身就是隱喻,沒有初級隱喻那麼直接,卻仍然要仰賴世界的有形經驗。例如,我們是以向前移動、沿著直線行走或奔跑作為時間的隱喻。因此未來就是在我們前面,現在就是我們此刻所在的位置,過去則是位於我們後面(試著反過來想想,若未來在我們後面…,嗯,就會變得十分不對勁)。假設我們沒有軀體也完全無法移動,而是完全仰賴計算的生物,那麼我們就不會發展出這樣的時間隱喻。


還有其它時間隱喻。有時我們把時間想像成流動的液體,從我們身邊流過,所以未來是向我們湧來,我們此刻的遭遇在身邊流動,過去的則已流過遠去。幾乎所有的隱喻,全都根源於我們對物理現象的理解或經驗──我們把它們抽取出來構成隱喻,透過這些隱喻來運用較高階的概念。


隱喻的形成過程:

1. 先是因為被借喻之物的內隱原則,我們擷取其外顯的表象。

2. 再由這外顯的表象,進入到即將形成之高階概念的內隱原則(已是被創造出的新概念)。


人工智慧體(不論是不是機器人,甚至是人形機器人),如果要與人類一樣,對這世界有類似的理解及體驗,就必須發展出與人類相似的隱喻。因此在《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9000電腦,因為不具有人形及利用感官與實際世界互動,即使有再高的「智慧」都無法成為「似人類」的人工智慧生物。


MIT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Rodney A. Brooks提出對機器人的兩項基本條件:「實境」及「有形」。這兩項條件可以補綴截至目前為止的人工智慧發展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