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者,數十年如一日地拿著鋤頭或鶴嘴鋤,一鋤一鋤地挖著土石 ...
會是件有趣的事嗎?且聽一位考古學者如是說。
發掘遺址還有一些值得一提的魅力。在埋首面對土層,雙手反覆進行單純動作的同時,透過「概念操作」卻能產生知識的工作,是這項工作的有趣之處。請別誤會,這種一味動手的單純工作並不無聊,反而有其獨特的樂趣。這種樂趣就好比喜愛慢跑的人可以從跑步感到愉悅,因此可以持續不斷的跑步。反觀發掘遺址,無論找不找得到出土品,手中鏟子或泥刀總會持續工作,完全停不下來。
這樣的單純工作在持續進行之際,必須想到如何產生知識的「概念操作」。一旦土層裡發現某些東西,必須思考為何會出現那種東西;如果什麼也沒挖到,也必須思考為什麼沒有東西出土。貌似單純的工作便是在此刻涉及到知識性的工作。
之所以有這類建立於腦內的概念操作,前提是先親自對著土層持續進行單純的工作,最終才能有具體的想像。換句話說,唯有不斷累積客觀實際的單純工作,才能在面對各種古代文明時,透過自己的親手接觸,在某種程度上實際體會該文明的面貌。
一生的凝鍊
或許就是
成為一顆石頭
寡言
且與時間摩挲的
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