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中
有想法,沒意見
對於會議中交錯飄揚
本質上落在不同層面的問題
我的想法是一個「系統框架和資料結構」
而不是逐一回應的意見
因為,橫看成嶺側成峰
看他千百度,就有千百次的 response
而山,一個解決方案的山
還是那一座
" 陶淵明式的廢人 "
突然想到這個組合句
這個時代,字面的意義要嘗試開放解
廢,也可以是一種具意志抉擇的狀態
被動式逍遙,且得以應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喜歡"字典/辭典"的人
大概率是喜歡清明的人
因為裏頭充滿了試圖掌握真意的「定義」
在《建築的永恆方法》一書中
作者 Alexander 解釋「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
一個特定環境、一個問題,及一個解決方案
「模式」表示了這三個部份之間的關係
即,每個「模式」都在描述
一個在我們周遭不斷重複發生的問題
以及該問題的解決方案
再入手一枚「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