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因為在北陸,遠離東京、京都
躲過了幕末政局變化的動盪和二次大戰的紛亂
要看一個幕府時代的藩城與城下町的發展
這裹是相對保存完整的區域
以前對「封建制度」這實際發生於西方中古時期的政治實況
套在解釋中國所謂的「千年封建專制」感到不適
這在錢穆的《國史大綱》中已有詳細論述
其實還可用「城的建築」來側看此事
現在日本有十萬以上人口的城市
基本上都是由德川幕府時期,各國的「城下町」所發展而來
日本的城,是藩主居住的政廳所在
在德川的「一國一城令」下,過去的「國」在明治維新後多半成了「縣」
一縣中最大的城市(政令城市)通常就是由過去該國藩主大名的城下町所發展
日本的城只圍住了領主的政廳和居所,不圍住一般民眾的住所
現在的中大型都市就以城下町作為基礎發展起來
而中國的城是圍住了整個城市的範圍,規模大得多
一般來說,府城有八門,縣城有四門,分在東西南北四方
因為沒有領主這件事(只有流動的官吏),私人城堡這事也就沒發生
這角度來看,歐洲的城堡和日本的城反而近似
歐洲的封建和日本的封建,雖仍不同,但皆可曰封建制度
陽光、空氣、水 ...
21 世紀建築的美學思考
p.s. 前兩張全貌照,是借用自官網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