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授時
也算是星空的歷史學吧
曆書,星空的
官修正史及歷史哲學
好奇的原始人類
花上幾年時間
約莫可記錄、探究出來的
素樸的觀察:
太陽和月亮,明顯且巨大
幾乎和大地一樣影響每日的生活
夜晚,罩著依北極星旋轉的恆星天幕
有一條發亮的星河(銀河系)在其中
然後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未隨天幕一同旋轉的,遊蕩的行星
在每月、每年及數十年的時間
有著若干的規律在重複
重複中又有的變化
在天象中,似預兆著人事 ...
這是《易經》中: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字出現,如《尚書.堯典》所記載: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再早一點,商代的曆法可由甲骨文的卜辭觀之
以月和年來記曆法,在數學上無法完滿
簡單說,「月」無法成為「年」的因數
只好有了「閏」的概念
年分「平年、閏年」
平年 12 個月,閏年 13 個月
閏月置於年末,稱 13 月
是為年終置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