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宇宙的誕生和 137 億年來的發展,透過的是光,
光的都卜勒效應,以及原子丶次原子理論;
而了解地球 45 億年的故事,則是透過地質年代,
包括各地質層的元素組成丶同位素半衰期,以及生物化石。
恐龍是在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的大滅絕後崛起的物種
由三疊紀度過了侏羅紀丶白堊紀,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
這個時間點的全球地質層,普遍存有一層富含銥元素的薄岩層
這銥存在於地球之外的隕石
據信,是顆大隕石造成了許多物種滅絕,尤其恐龍
人類在 1945 年的兩顆原子彈,及 1950 年代的許多核子試爆
會在全世界留下類似的放射性訊跡
百萬年後來看這地質層,這也是一個明顯的大滅絕分野
除了地質的放射性,塑膠丶人造物丶各式垃圾
以及,生物化石突然的種類減少,物種的多樣式大幅衰減
人類的化石像是如細菌般爆增
「人類世」(Anthropocene),或成為最新的一個地質年代
既是地質學的分野,這詞在此刻也充滿文化想像
問題是,「人類世」的出現
對人類的未來是禍的機率遠大於是福
談「地球」和「Google Chrome」作為 Playground 這檔事
演化(evolution)本身沒有目的性,像是 playground 上嬉戲的小孩
可以持續組合各種由原始到複雜的階段性產物
根據每個階段的篩選規則(適者與天擇)而繼續 playing
地球是這樣的,coding 也是
地球是原子版的 playground,一些軟體工具則是位元版
例如:Google Chrome
在 Google Chrome 任一網頁瀏覽時,按下組合鍵「Ctrl + Shift + I」
就會出現 Chrome 提供的 Developer Tools 工作區
我們可以像造物主一般,在這裏盡情玩耍:
var creature = Creature(); 造出一隻暱名生物
creature.name = "mystery"; 給他一個名字
creature.weight = 120kg; 給定重量
creature.run(poi); 指派前往一個地點
var tiger = Tiger(); 再造出一雙老虎
tiger.fight(creature); 讓老虎去和這暱名生物格鬥
…
Xcode 是用來開發 iOS App 的 Apple 官方工具軟體
其中提供了一個名為「Playgrounds」的功能,官方的說明是:
A playground is an interactive Swift coding environment that evaluates each statement and displays results as updates are made, without the need to create a project.
本則「Playgrounds」的用法就是借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