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四支台灣經典作家「數位風華」的 iOS 版 APP
包括「黃春明.春二蟲」、「蔣勳.捨得」、「羅智成.秘教」及「向陽.有光」
用一行一行的程式碼寫了出來
四位都是值得尊敬且有自已風格的作家(詩人)
但真正和自己成長有密切關係的,就是羅智成一人
若把時間往前推二十年、三十年
大概自已不會想到有幫羅智成完成數位作品的一天
可是,自己已成長的太獨立了
仍然喜愛羅智成的文字,也喜歡這個人
但自己就這麼地站立著
完全只賸下平常心,和獨立蒼茫
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差,有思想的活著,足夠成為另一個世代
有傳承,也有天地間的不同
是不是用「數位書寫」的能力來寫點東西
把時間的純粹性,留一些給自已
「你總是習慣和朋友相處、習慣和家人相處 …
卻很少可以和自己相處,
文字是和自己相處的方式。」
當我前一則 post 文中任意的寫到「時間的純粹性」時
其實意思就和上面這段羅智成今天下午的談話一樣
「純粹性」指的是靜靜地、深沉地與自已相處的狀態
在安排文字落在紙面上(或螢幕上)的時間流動中
SNS 平台上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是交誼性及分享性
獨白的文字是獨角獸
也是雪泥鴻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