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份子的小小書院
透過30%的自覺或個殊性
以及70%的反射性學習
每個人都擁有一套對話脈絡
日常的生存
就在這對話脈絡中彈跳滾動
就像是每天在彈珠台中彈射出一顆彈珠
在一陣節奏失衡的跌跌撞撞後翻滾而下
在聚光的舞台後頭結束了一天
我只有10%的反射性對話脈絡
缺乏在彈珠台彈跳翻滾的能力
算是社會的邊緣份子
因為邊緣
我想要在三年後開辦一個小小的書院
滿街的殼,與幾行程式碼
我在街上看到許多「殼」
殼裏有程式七、八行
幾行簡短的程式
並不代表沒有 bugs
或是運作流暢
幾行程式碼也可能陷入無窮迴圈而把生命的資源耗損殆盡
我也有個殼
遊走在幾款程式語言之間
每一天都寫上幾行
生活層次利用函式來過活
生命層次不免要費心封裝私人情感
並用哲學調性來設計開放介面
建構個抽象物件來安頓自己
成百、成千、成萬的程式碼
需要專案管理
我的專案管理卻是混沌理論下的動力學
連我自己都很好奇
最後的突現(emergence)會是什麼模樣